正规股票配资
发布日期:2025-02-18 14:27 点击次数:75
小微银行的生存法则股票杠杆利息
日前,一则出让消息引起了我的关注,上海银行正在给旗下村镇银行找下家。上海联交所披露的项目显示,上海银行拟以 1.28 亿元的底价,卖掉所持江苏江宁上银村镇银行全部股权,这是该行继 2024 年末首次挂出转让公告后再次出手。截至 2024 年 6 月末,江宁上银村镇银行净资产为 2.34 亿元,折合每股净资产为 1.17 元。
图:江宁上银村镇银行
从披露数据来看,上海银行本次出让并不令人费解。2024 年上半年,上海银行设立村镇银行 13 年后首次出现亏损,四家村镇银行合计亏损额为 287.49 万元,其中崇州上银村镇银行、衢江上银村镇银行分别亏损 1171.87 万、345.67 万元。另据上海银行董事会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转让村镇银行本身并不是很大的事情,我们旗下四家村镇银行规模都很小,对上市银行主体影响比较小,目前其他三家村镇银行还没有转让的计划"。
村镇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体系的组成部分,经过十多年发展,已成为银行体系内法人数量最多、单体规模最小、服务客户最基层、支农支小特色最突出的"微小银行",在填补"三农"和小微"最后一公里"金融服务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完善建立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激活农村金融供给市场、优化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发展普惠金融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图:中国村镇银行发展历程
截至 2024 年底,全国共有 1600 多家村镇银行,分布在 31 个省份的 1300 多个县(市、旗)。这些银行不仅是支农支小的金融主力军,还成为基层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为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和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近年来,在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的引领下,村镇银行改革发展初见成效,一批经营稳健、特色鲜明、业绩优良的银行涌现,以贴近基层、亲民惠民的姿态,奠定了深厚的市场基础。
息差收窄的下行市场
自 2007 年 3 月第一家村镇银行在四川省仪陇县问世以来,十七年间,1600 多家村镇银行带着支农支小、赋能乡村的初衷挺进农村腹地,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金融组织体系,为农村金融市场注入磅礴力量。
图:全国第一家村镇银行挂牌成立
然而,村镇银行的业务以存贷为主,主要依靠息差盈利。面对利率下行、息差收窄、市场竞争压力持续增大等重重考验,村镇银行需要强化错位竞争优势,不断改进创新产品与服务方式,为农户、社区居民和小微企业提供差异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务。
如,会泽长江村镇银行紧密对接扶贫链条,创新多元模式实现金融扶贫与自身发展双赢;中牟郑银村镇银行扎根乡土,借协会桥梁深度融入农村经济社会;章丘齐鲁村镇银行精研特色产品、优化服务机制、广拓合作网络,全方位提升支农支小质效。这些成功范例彰显坚守定位不仅是政策要求,更是村镇银行于农村金融丛林稳健扎根、枝繁叶茂的必由之路,为行业锚定前行方向。
图:会泽长江村镇银行下乡活动
在村镇银行界,主发起人制度是村镇银行培育中的一项创新性制度安排,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村镇银行的"基因",其能否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关乎村镇银行后续发展走向。
如,广州增城长江村镇银行(以下简称"增城长江银行),是由武汉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主要发起人,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批准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武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跨省发起设立的第一家长江村镇银行。
图:广州增城长江村镇银行
作为广州增城地区的第一家地方性法人银行,增城长江银行以支持"三农"为宗旨,以增城经济为依托,按照"立足社区,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面向增城的农业、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大力支持增城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努力打造具有行业特征、区域特色和金融竞争力的新型村镇银行。
扎根泥土,向阳而生
我国村镇银行覆盖 31 个省份,县域覆盖率约为 70%,中西部占比约 66%。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其优先在中西部地区设立法人机构,在目前设立的 134 家村镇银行中,中西部地区设立机构占比超过 65%,超 15 家村镇银行设立在原国家级贫困县。
图:村镇银行扎根三农,服务小微
扎根农村市场十余年,村镇银行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具有天然的人缘地缘亲缘优势,这些天然的优势条件是村镇银行不断发展进取的力量源泉。深挖长尾客群,在他行不愿服务的客户上下功夫。
大行下沉后,筛掉了农村优质客户,但仍存在大量长尾客群未能享受到大行的普惠金融服务。村镇银行聚焦"低小散"客户群体,以"党建 + 金融"深度融合,致力于成为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坚实后盾。
如常州新北中成村镇银行深入各乡镇、街道、社区等,访存量、拓新客,积极撬动当地股东作用,寻找新的增长点。打造融合性服务网点,在他行提供不了的服务上下功夫。
图:常州新北中成村镇银行
针对社区分布较为密集、老人较多、商户较多的区域,村镇银行将网点打造成"金融服务十社区服务"的"爱心驿站",为周边居民提供金融服务、便民缴费、快递收发服务、儿童益智服务、电商服务等"金融 + "服务,深度融入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让银行网点不再局限于金融交易的业务受理,而是体验温馨服务的场所。
另外,中成系村镇银行针对农村地区特色产业、经营模式,创新推出适合的信贷产品,云南石林的"烟草贷"、新疆鄯善的"收购贷"、福建惠安的"渔船贷",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满足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村镇银行作为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扎根村居,服务当地"三农"、小微企业和社区居民,在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拓展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赋能"百千万工程",支持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改革不是画上句号
作为中国农村金融的重要支柱,村镇银行的使命在于将改革成效转化为发展的动力,持续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唯有深刻理解"为什么要改、什么能改、什么不能改",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图:中国村镇银行行业发展报告
改革让村镇银行站在了发展的新起点,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改革成果落地生根,转化为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
如果把村镇银行发展阶段做一个简单划分,河南极少数村镇银行违法经营事件发生前,村镇银行一直处于稳步扩张阶段;发生后,村镇银行进入结构性重组期。从 2023 年 10 月 30 日至 31 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至 2024 年 6 月,全行业已减少 30 家左右的村镇银行。
仅 2024 年 6 月,全行业就减少 20 家左右的村镇银行。这些村镇银行或被解散,或改其他类型银行的分支行。村镇银行的快速"消失",不仅给存量村镇银行较大压力,也让村行人倍感困惑、迷茫、彷徨。
村镇银行收购、兼并、退出速度的加快,表明农村金融发展思路已发生深刻变化,即从数量扩张转向"推动农村中小银行兼并重组减量提质","减少农村中小银行机构数量和层级,加强集中统一管理",但并不意味着村镇银行就像有些人担心的那样会从此逐步消亡、不复存在。
在发生河南村镇银行事件前,监管也在探索设立地市级村镇银行、投资型村镇银行的发展模式。然而,投资型村镇银行的试点在兴福村镇银行和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之后,就没有了后续。或许是因为这种模式存在一个弊端,即便是同一个投资行,但在各地区依然是独立法人机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村镇银行"小而散"的问题。
相比而言,地市总分制村镇银行的发展模式更适合好很多,但有点可惜,在此之前已经批复了太多村镇银行,绝大部分县级已经有了村镇银行,地市总分制的村镇银行成立后不能解决存量的问题,所以在首批十家试点行后,也没有再出现其他地市总分制村镇银行。
从近两年村镇银行的化险改革模式,也基本可以看出未来村镇银行的发展道路。
结束语
在我国的金融版图中,村镇银行犹如一颗璀璨的星星,虽历经风雨,却始终坚守着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使命。
18 年来,它们在激活农村金融市场、支农支小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股票杠杆利息,村镇银行被赋予了连接城乡金融、服务"三农"的重要使命,其未来必将更光明、更稳健!
Powered by 联华证券_正规股票配资|股票配资平台官网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